在一項新的針對大腦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意大利、英國、法國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員發現小鼠小腦可能并不是人類小腦的良好模型。"/>
|
新研究揭示小鼠小腦與人類存在很大不同2019-10-21 10:59來源:生物谷
在一項新的針對大腦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意大利、英國、法國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員發現小鼠小腦可能并不是人類小腦的良好模型。相關研究結果于2019年10月17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patiotemporal expansion of primary progenitor zones in the developing human cerebellum”。他們描述了他們的涉及人類、小鼠和獼猴小腦發育的比較研究。
先前的研究已表明小鼠小腦和人類小腦足夠相似,因此針對小鼠小腦開展的實驗可用于了解有關人類小腦如何發揮功能的更多信息。人類的小腦是大腦的一部分,負責處理感官信息和對這種信息作出的反應。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試圖找出小鼠小腦是否真地足夠像人類小腦而使得此類實驗的結果對人類有用。 這項新的研究涉及非常密切地研究小鼠、人類和獼猴(另一種用于小腦研究的動物)中小腦的發育。這些研究人員在獲得來自醫院和其他機構的人類小腦組織樣本、來自受試小鼠的小腦樣本和來自先前研究工作的獼猴小腦組織圖像后,對它們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他們有足夠的材料和數據來比較從受孕后30天到出生后大約9個月的小腦發育。 這些研究人員報道,他們發現了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差異---一組之前在人類小腦、小鼠或獼猴的大腦中從未見過的祖細胞。在此發現之前,僅在人類的大腦皮層中見到這類組細胞。他們還發現在稱為菱唇(rhombic lip)的區域中的一些祖細胞是小腦顆粒神經元的來源。他們發現與小鼠和獼猴相比,菱唇在人體內的發育需要更長的時間---它在整個妊娠過程中持續成熟。他們認為,這些明顯的差異可能意味著對小鼠和人類小腦的比較可能不像人們希望的那樣具有啟發性。他們還指出,這種差異可能也解釋了為何很難在動物模型中模擬與人類中小腦相關的缺陷。 上一篇: 揭示SDH缺陷型胃腸道間質瘤產生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