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員揭示腸道感染與帕金森病關聯體內關鍵證據2019-08-13 10:11來源:生物谷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氏病)是伴有運動障礙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已被證實其與黑質內核團多巴胺能神經元缺失有關,但其具體發病機制仍有較多未知。目前已有研究發現,線粒體功能紊亂和炎癥可能為其關鍵致病因素之一。 2019年7月18日,Michel Desjardins課題組在Nature上發表題為Intestinal infection triggers Parkinson’s diseaselike symptoms in Pink1-/- mice的研究,**發現小鼠腸道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可誘發Pink1-/-小鼠黑質內多巴胺能神經元減少,并產生運動障礙等Parkinson氏病樣改變。該研究證實PINK1具有免疫的負調控功能,補充了Pink1-/-小鼠在Parkinson氏病模型研究中的缺陷,正式將腸道感染引入了Parkinson氏病研究者的視線。 研究人員證實Pink1-/-小鼠在發生感染后4個月出現明顯的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總體運動時間減少、總體運動距離減少、垂直方向運動減少。爬桿試驗是Parkinson氏病嚙齒類模型常用的行為學試驗,感染后的Pink1-/-小鼠在爬桿試驗中表現較差,并在外源補充了左旋多巴后出現挽救。有意思的是,在感染發生后12個月,Pink1-/-小鼠出現的行為學恢復正常,得以自然挽救。在進一步分析后發現,感染6個月后,Pink1-/-小鼠下丘腦和紋狀體內多巴胺能神經元下降,但在12個月后恢復正常,OGDH特異CD8+T細胞在腦中浸潤同樣減少。 這項工作將既往研究中對腸道炎癥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關聯性線索上升到了分子研究層面的證據,為進一步關于Parkinson氏病等退行性疾病的遺傳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這項工作也向我們揭示,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并非是單一因素促成,而是遺傳、神經病理、感染免疫乃至更多因素共同參與的病理過程。 上一篇: 植物源TSA,您的不二選擇
下一篇: 揭示微管在糖尿病發生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